做一名匠人还是艺术家?来自铁画艺人的思考
随着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培养项目的实施推广,很多学院派的艺术从业者与铁画手艺人进行了的交流,很多想法与观念在铁画艺人的脑中滋生并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幅山水图,我打要两个月时间,而学院派的他们两天就搞定了......”很多师傅在想:“我要像他们一样进入大学里去学习去思考,我的铁画打起来肯定就又有思想又有艺术了。”未来我要成为一名铁画匠人还是艺术家?——成为了大家困扰的问题。
铁画手艺人,归根结底他是匠人,徒弟跟着师傅学,师傅把锻制技艺教给徒弟,徒弟重复地学习、磨炼技艺,从而继承并传承这门手艺。而艺术从业者他是独立思考,不断地创新,永远不重复自己的人。艺术家更注重自身创造性的情感体验,更看重创造过程中的精神愉悦,艺术家身上具有一种强烈的变革意识和执着的献身精神。那么,从匠人到艺术家,怎么样才能跨越那道鸿沟?
齐白石早年跟着一个木匠师傅学雕花,由于他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很快就将这门手艺学会了,并成为远近闻名的“芝师傅”(齐白石原名:纯芝)。来请他做活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20岁那年,齐白石在一个主顾家里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把书借回家,晚上收工后,点着松油灯,用薄竹纸一幅幅地勾影。用了半年时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勾影完成,并钉了16大本。
后来这本画谱被湘潭的一代经学宗师王湘绮看中,觉得齐白石很有天赋,意欲收他为徒。齐白石也非常高兴。但王湘绮提出个要求:要想跟他学习画画,必须放弃现在的雕花手艺,拿起画笔在纸上进行创作。
齐白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那位画家说:你如果一辈子做雕花,即使做得再好永远只是个做手艺的匠人,成不了艺术家。只有放弃那些墨守成规的东西,勇于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
对齐白石来说,放弃做雕花,意味着放弃高收益的工作和高质量的生活,而为了追求艺术上的提高,从此就要过清贫的生活。怀着对艺术的追求与向往,齐白石毅然放弃已经非常娴熟的雕花手艺,正式走上成为艺术家的道路。
作为一名手艺人,到底是要做匠人还是艺术家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的主任教授陈红雨博士,深度剖析了手工艺和艺术的区别:他认为手工艺首先是门技术,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艺术是挑起争议的,技术是终止争议的,艺术让人思考,技术解决问题。因此,手艺人的职业定位不是艺术家,而是以手上工夫立身,专注技艺追求完美的匠人。所以,手艺人必须和当代的市场紧密结合,因时而变,因时而做,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发展才有出路。同时,手艺人即使不做艺术家也要有艺心,要有审美素养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芜湖铁画,从清朝康熙年间走到今天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对于身处其中的铁画人,我们是以对传统文化的延续、传承的责任来对待?还是仅仅当作一门锻铁技艺进行思考?又或只是将其当做一份谋生的工作来看?与其去思考我们是要当匠人还是艺术家,还不如想想眼下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手头的活计,或许会更有意义!
(编辑:陈兰 徽艺坊铁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www.tiehua.cn )
徽艺坊铁画:传承300年国家非遗铁画锻制技艺,专注精品铁画定制,G20峰会装饰工程铁画定制厂家、广场喷泉景观铁画开创者,服务客户3680家,10000余起成功案例见证实力。咨询可直接拨打电话:18055335968(或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