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于世宏教授:芜湖铁画与雕塑艺术创作
(转载2017-07-22 郭兵要 铁画艺术)2017年7月11日至13日,在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三楼会议室,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于世宏给学员们上了三天关于铁画与雕塑艺术的创作课。
于世宏教授表示,雕塑是一门造型艺术,雕塑的本体语言是体积,“体积”是雕塑的语言特性;雕塑要重视创作形式与构图。一件优秀的作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观念艺术要精到,二是制作要精良。所以必须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并且结合自己在三个方向雕塑创作作品(具象表现、装饰唯美、意象寻根),生动地展示雕塑语言的特性。在教学经验方面,于老师结合自己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蓟县写生的实例,与学员们进行交流,认为必须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想象与激情,才能使得创作的艺术作品富有生命灵气与艺术气息。最后,结合学员们最近锻造的铁画作品,谈到自己关于芜湖铁画艺术的印象,以及对铁画传承创新的思考:传承—发展—创新,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并与综合材料相结合,这是现代对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要求。
在三天的授课过程中,于世宏教授倾其相授,课后,还与学员们就如何把雕塑语言与手法应用在铁画艺术中这一问题,进行了交流,发现雕塑的语言与手法对铁画语言的扩充与丰富,有着很多借鉴之处。于老师现场教学,与学员们在铁画学习中进行更多的深度交流,学员们听得兴致盎然。学员还就打铁火候、做草图外轮廓线向于老师请教。于老师提到,打铁是学员们的短处,锻造技术没有一到三年的每日磨练,是很难得心应手的。而学员们的长处在于创新,敢于想,敢于做,不同专业的知识对铁画创作会有不同的启发,期待学员们做出有新意、高质量的铁画作品。
于世宏,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副院长、历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文化部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改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天津城市规划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
结合学员们的铁画作品进行交流
对铁画作品新形式展示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于世宏老师启发学员发散思维
学员刘见涛为大家用钢锯锉整形槽
学员黎石海做草图外轮廓线向储铁艺老师请教
学员锻打铁画
杨涛老师和学员相互交流
学员相互讨论和学习
部分学员作品
编辑:孙莉 陈天云
徽艺坊铁画:传承300年国家非遗铁画锻制技艺,专注精品铁画定制,G20峰会装饰工程铁画定制厂家、广场喷泉景观铁画开创者,服务客户3680家,10000余起成功案例见证实力。咨询可直接拨打电话:18055335968(或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