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师-王小林
中共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第八届政协委员。几十年来他设计的铁画画稿不计其数,他多次为国家领导、省市领导出访设计所需要的铁画、金饰画礼品,他能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设计不同的题材,并能达到客户满意的艺术效果,被铁画行业誉称为当代的萧尺木。
2006年为宣州市最高人民法院设计了铁画史上第一份以中国法史为题材,跨越时空五千年,人物多达66位的大型铁画稿《法源流长》,该作品为当今最具创新意义的铁画经典巨作之一。
1959年刚好初中毕业的王小林就赶上文化局招收一批学员,有幸录取并被分配在当时画家较集中的芜湖市美术工场(此“美术工场”,非芜湖工艺美术厂),刚进工艺场的王小林,只是一名学员,每天开厂门、清扫大橱窗,以及楼上楼下的卫生都是由王小林来完成的。下班后,身为学员的王小林,还要为师父们洗笔、洗调色板,直到完成后才能下班回家。或许正是王小林这样一种朴素、勤勉、认真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当年本土知名画家柳文田、邓晶瑜、窦家禄、肖志中等老师们的亲睐,并悉心指导这位喜爱画画的年轻学员。也因为王小林勤于工作,喜好学习,没过都久,就被单位领导安排住进市图书馆,从此王小林不仅能有一处条件宽松的好住处,更主要的是能住在这里看到不少不易见到的绘画学习资料和各类图书。同时,对王小林日后的绘画创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1973年,画艺大长的王小林,走出生活及创作的困境,有幸被调到刚恢复生产的芜湖铁画厂设计室,专门从事工艺厂铁画稿的美术设计工作,因为成绩突出,王小林先后担任铁画研究所所长及工艺美术厂总工,至今仍然工作在原工艺美术厂为其专门设立的“王工工作室”工作,负责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命名较为复杂的大型铁画、铜画设计与创作工作。经历艰难,才能感受创作的不易;走过艰难,才会领略收获的喜悦。
从艺40余年的画家王小林,先后参与许多重要的绘画及工艺美术创作活动,其参与创作并独立制作的主要作品有:参与设计杭州大酒店大型镂空铁画“杭州导游图”;参与设计铁画“霞蔚千秋”并负责监制安装;参与设计全国政协新大楼内外铁艺大门、窗户、灯具,并负责监制工作及中央宣传部设计铁艺大门的设计与安装;主创设计只做了宣城中级法院全长25米,高两米的铁画“法源流长”。 这组多幅大型人物铁画是芜湖铁画史上的首列。它把我国司法从古代到近代发展史,通过六十多个人物,形象的表现出我国司法发展的全过程;此外,应合肥机场邀请,由画家王小林独自绘画并设计成功一幅长8米、高1.5米的“百里皖江”铁画画稿,铁画设计成功后,很受邀请单位及同行喜爱与好评;参与创作设计制作了镇江陵园长30米,高2米,特大型铁画“镇江”;王小林还应邀为新扩建的黄山机场,设计两幅长9米,高2米的黄山全景及徽州景观(徽州的民宅、祠堂、牌坊)铁画画稿;刘海粟先生从黄山回来,画了一批大写意国画,由画家王小林改成铁画,并与刘海粟先生的国画原作,同时在香港展出,受到了刘海粟本人及参与作品展人员的一致好评。
除此之外,王小林在工作期间,还多次为中国驻外使领馆、为国家领导及省市领导出访,创作设计了多款铁画、金画礼品。其绘画才艺,其人品在圈内同行中广受好评。
40余年来,王小林设计过上1000幅花鸟、山水铁画画稿;出版发行过“领航”、“老猎手新传”、“小机灵”等数本连环画及《王小林中国画作品集》画册。近年来画的牡丹、“皖南民宅、山水”等国画更是深受大众喜爱。
如今的画家王小林,已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当笔者问到画家王小林今后在绘画创作上有何想法与目标时,这位成绩斐然,但依旧平民本色的画家,又露出满脸的微笑,谦逊的对笔者言道:今后我还将会为喜爱的国画及工艺美术创作,用心用力;为芜湖的铁画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