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赋能非遗?看看芜湖铁画怎么做的
6月20日中午12点,1900份由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和七位芜湖铁画锻制技艺传承人共同合作的铁画数字藏品在星昼APP上发售,1分钟售罄。铁画锻制技艺是芜湖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作品分别是叶合创作的《松鹰》,储莅文创作的《立地参天气凌云》,凌晓华、聂传春、黄大江、杨开勇共同创作的《铁画情缘人物画像》,以及张家康创作的《富春山居图》。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数字化的呈现在提高非遗保护水平、丰富保护手段、多样化展示、扩展传播途径、增强大众互动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画数字藏品,是对铁画进行三维扫描并进行区块链数字权益认证的数字藏品。自2022年6月,这一数字文化项目由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铁画协会联合推广。2023年, 安徽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芜湖)发布五款共计八幅铁画数字藏品,日前发布的 “爱在鸠兹”文旅消费券可用于购买上述铁画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能够把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普及到更年轻的人群中去,有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芜湖文旅以高标的政治站位和文化使命,主动拥抱新兴数字化产业,牵手高新技术企业,为文化遗产深度赋能,让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后期芜湖文旅将建立自己的平台,通过数字藏品形式赋能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数字化的呈现在提高非遗保护水平、丰富保护手段、多样化展示、扩展传播途径、增强大众互动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铁画数字藏品,是对铁画进行三维扫描并进行区块链数字权益认证的数字藏品。自2022年6月,这一数字文化项目由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铁画协会联合推广。2023年, 安徽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芜湖)发布五款共计八幅铁画数字藏品,日前发布的 “爱在鸠兹”文旅消费券可用于购买上述铁画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能够把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普及到更年轻的人群中去,有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芜湖文旅以高标的政治站位和文化使命,主动拥抱新兴数字化产业,牵手高新技术企业,为文化遗产深度赋能,让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后期芜湖文旅将建立自己的平台,通过数字藏品形式赋能文化遗产,使其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