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徽艺坊铁画官网!

收藏徽艺坊|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传承三百年铁画锻制技艺 铁画艺术品设计、定制、生产专家

全国服务热线 186-5658-2862
安徽芜湖铁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徽艺坊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李小广——芜湖石板画(芜湖影雕)第一人

返回列表 来源:徽艺坊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李小广——芜湖石板画(芜湖影雕)第一人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16-08-13 15:14:46【

初识石板画是在芜湖“两博会”上,记者亲眼目睹李小广用一副金刚钻头在一块墨玉石上现场作画的场景,创作完成的作品,不仅场景层次分明,人物表情栩栩如生。怀着这份好奇,记者日前来到李小广位于湾里街道银湖小区的创作画室,虽然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但是画室里的作品却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一幅长达6米的《清明上河图》石板画特别醒目,这幅作品由李小广历时近4年雕刻而成,按1∶1比例再现原画,将繁华市井、浪打船横、疏林茅舍等景物再现在一块块石头上。

    1971年出生的李小广,从事美术工作近三十年,搞过设计,画过油画,当过教师。1994年从中央美院油画专业进修完成后,便前往福建工作,先后在惠安中学和福州大学任教,正是在福建惠安、福州等地当美术聘用教师的经历,让他接触到并爱上了福建当地影雕这门独特的艺术。李小广说,“我的创作灵感来自福建影雕的启发。”“影雕作品是采用高档优质的花岗岩作为基材,所以作品能够达到千年不腐,万年不变。”李小广回忆,看着当地的艺术家竟然能够用手在石头上雕刻出一个个逼真形象,他被深深震撼了。于是,李小广走遍惠安的大街小巷,现场观摩影雕师傅的雕刻,凭着自己多年的美术及雕塑功底,很快掌握了影雕技巧。

    1998年,李小广从福建回到芜湖,并将这项艺术带回了家乡。在影雕作品的创作之路上,他也发现了这项传统艺术中的缺憾。首先是创作极慢,完成一幅影雕需要大量时间,几乎就是用时间在堆砌作品。同时,很多影雕从业者没有美术功底,导致作品多取简单画面而作,或把复杂画面简单化。

    李小广突发奇想,能否通过工具及操作方式的创新,来改变影雕创作“慢”和“粗”的缺憾呢?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他首先成功地实现了将传统的手凿方式换成了电凿加工,突破了影雕作品创作极慢的瓶颈。在经过数次实验后,他又通过改进电凿刀头、加入宽刃与尖刃技艺,解决了传统影雕无法表现山水画中飘渺的云雾、虚幻的远景、开阔的留白等难题。李小广说,“我的所有创作工具都是自己发明的,第一个电凿工具就是利用按摩器制作的。目前,我还在根据创作需要不断改进我的工具。”

    因为学的是西洋画,李小广开始在石头上“作画”时,题材选取的大都是西洋名画。2006年至2008年,李小广完成的《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脉》、《劫夺柳西帕斯的女儿》、《索菲亚罗兰》等许多世界名画的石板画作品非常成功,这让他信心十足。尔后,他开始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论证,最终选定《清明上河图》作为临摹对象。为此,李小广曾两次到北京故宫收集资料,研究《清明上河图》中的各种人物、景物造型,哪怕是船上的一根钉子表现也不放过。置身画室,心无杂念,经亿万次点凿,耗时近四年的石板画《清明上河图》大功告成。

    多次对传统艺术创作的改进、融入新的雕刻方式,使得源自福建的古老影雕艺术在芜湖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如今,李小广创作的“芜湖石板画”作品不仅毫发毕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且让大幅化和批量化生产得以实现,满足市场对该类艺术品的需求。但李小广并没有满足这些,前不久,他又在尝试将石板画与芜湖传统的铁画有机结合,融二者之长,发明了影铁双画,画面逼真、如身临其境的极具创作性的艺术品。

    “我反对‘绝密于外、嫡系相传’的做法,希望在大学设立相关专业,并毫无保留的教授这门技艺。”李小广说,他希望更多有功底的艺术爱好者参与到石板画创作中来,只有这样艺术才能不断提高,传承下去。(郑远 姚和平 滕文荣 文/摄  芜湖铁画领先品牌——徽艺坊铁画 Http://www.tiehua.cn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铁画 徽艺坊铁画 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厂家 芜湖铁画厂
    【责任编辑】:徽艺坊版权所有:http://www.tiehua.c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