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结业作品展
前 言
由安徽师范大学与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的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自2017年6月11日开班至8月20日课程结束,整整历时70天,顺利完成培训任务。
“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通过发挥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芜湖储氏铁画工艺品有限公司在艺术创作、设计以及铁画锻造技艺上的优势,对来自全国的30名青年铁画艺术创作人才,进行集中培训,以传承铁画艺术,促进这一具有300多年发展历史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发源于明末清初,由当时的画家萧云从与铁匠汤天池共同创制而成,她以其独树一格的奇特工艺,著称于世,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新中国成立后,芜湖铁画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欣赏和称赞。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铁画《迎客松》,因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接待外宾时合影留念的背景,而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象征。
国家艺术基金“芜湖铁画艺术人才培养”项目,根据项目实施要求,不仅要完成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使学员更好地掌握铁画锻制技艺,还要从理论与美学的高度,加以引导,以期学员在作品的设计、创意和美学理念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彰明,从而达到一种技精艺湛的完美境界。事实证明,学员们在自设创作和命题创作两方面,都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自设创作的成果里,题材上,涉及到人物、山水、花鸟和草虫,自然、生活,各显意趣;形式上,多端到立体、平面、写实和抽象,语言虽不同,气象却咸备。尤其是命题创作,项目负责人根据铁画艺术的创始渊源,建议每位学员在萧云从的四十三幅《太平山水图》中,选择一幅作为自己的结业创作作品。《太平山水图》原是木刻版画,图景开阔,点线繁密,若锻造成铁画,显然困难重重。不过,学员们凭借对艺术的执着和毅力,《太平山水图》中的三十幅图画,经过他们的精确打造,被完美地转换为富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铁画艺术了。这种对萧云从作品以“铁”的语言来诠释,在芜湖铁画史上,的确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创举。
今天的展览,集中展示了30名学员的70余幅铁画作品,无论是自主创作,还是命题创作,件件皆凝聚着学员们对铁画艺术的热爱之情,对中华传统民族工艺持续发展与繁荣的期望之情。我们为学员们的这种精神境界点赞!我们也更期待着,30名学员在不久的未来步入铁画大师的行列!
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7年10月16日
培训过程回顾
部分学员照片
展前作最后调整
期待各位朋友亲临现场
交流指导
我们在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等你来
。。。。。。
(转载自2017-10-14 郭兵要 铁画艺术)
徽艺坊铁画:传承300年国家非遗铁画锻制技艺,专注精品铁画定制,G20峰会装饰工程铁画定制厂家、广场喷泉景观铁画开创者,服务客户3680家,10000余起成功案例见证实力。咨询可直接拨打电话:18055335968(或加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