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牡丹研发 牡丹的画法与着色技巧
话题源于这幅栩栩如生的铁牡丹……
杨勇大师弟子作品《牡丹》(着色前)
杨勇大师弟子作品《牡丹》(着色后)
之前,我们有在群里讨论过牡丹如何着色的问题,有的人说颜色太多不好看,有的人说要把颜色调淡一些……争议很大。
近日,谢克谦老师来徽艺坊给我们讲解了关于牡丹的画法与涂色技巧,针对我们的各种疑问,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并给到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让我们慢慢消化一下吧。
整株牡丹,由花、蕾、茎、叶、干、芽等组成。每年春季花后,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到秋冬季节,芽苞渐大。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叶芽长出,到四月初,花苞从叶芽中抽出,花茎渐高,茎上分枝生叶,花茎高约一尺许,茎顶只生一花。叶柄长而互生,从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叶,每批为三叉九叶,到上端一叉三片,近花部分是单叶。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花蒂由上下两层萼片组成。上有大萼三片,下有小萼(复萼)六片。花头中心有雄蕊和雌蕊,雌蕊在花心正中,状如小石榴,雄蕊由蕊头和蕊丝两部分组成。
二、尊重自然而着色
1、花瓣:上半部分颜色偏浅,根部偏深。用色的深浅,来表现花的自然生动。
2、花蕊:分雌蕊与雄蕊。雌蕊位于花心中央,雄蕊位于雌蕊四周,初开时花蕊丰满、排列整齐,呈中黄色。盛开时蕊露于外,较初开灵活,色为淡黄。将谢时,蕊渐干而卷曲,蕊色乳黄。
3、叶片:先长出来的老叶子偏深绿,后长出来的嫩叶,适当着一点黄或者红褐色。
深绿+黄绿
黄绿+红褐
4、花茎:茎为新抽出部分,较嫩,着黄绿色。
5、花干:干为老干,木本,褐色或黑色,干上新发的小嫩芽为褐红色或者黄绿色。
三、根据画面的整体需求来着色
1、主题要突出 以一朵花为主,着以相对鲜艳或较深的颜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它的为辅,着浅色、暗色或者露出局部,有主题和陪衬物,画面才有主从、重心。
2、层次要拉开 通过颜色的深浅,来区分位置的远与近。深色处,显得位置远些;浅色处,感觉离观察点近些,一深一浅的变化来形成对比,拉开空间,各尽其美。
四、谢老师的一些建议
1、关于“点、线、面”
一幅画里“点、线、面”同时具备,才能使画面丰富,使其达到统一和谐的境界。所以,我们在大块面的花朵中间最好穿插一些小点面的花苞,花苞伸出稍长一些,再增加“点”元素的同时也丰富了“线”元素。
2、把握好疏密关系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以此来表现画面的律动感。铁画作为国画的另一种表现,在构图上还是要把握好这一关键的构图原理,有疏有密,淡白虚实之间,窥见整体的空灵。
3、用蝴蝶增加生趣,不如用白头翁
蝴蝶交配一天之后就死了,生命短暂,而白头翁长寿,平均寿命约10到15年,性活泼,善鸣叫,鸣声婉转动听。
4、谢老师在微信群的留言
“画牡丹花头要注意,方中带圆,圆中带角。三叉九顶,整棵花:花头如人脸,花蕊如人眼,颈嫩腰老,形如舞娘,叶老墨沉,叶嫩胭脂。花蕊:雄蕊挺立如猫须,雌蕊散放如蚁阵。”
尾记:
“春雨贵如油”,外面的春雨,还在绵绵地下着,滋润着田间地头的禾苗,大自然里每一棵小草,每一棵大树……整理着谢老师讲的知识点,回想起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诲,心里的滋味就像田间的麦苗吮吸这春雨般。感谢谢克谦老师!
(编辑:陈兰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徽艺坊铁画网 www.tiehua.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