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历史系“铁韵匠心”实践团队赴徽艺坊铁画调研
芜湖铁画,其制作源于宋代,盛行于北宋年间,清代康熙年间,安徽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1958年,毛泽东、刘少奇先后在安徽省博物馆欣赏了芜湖铁画,称赞铁画艺术技艺精湛,要将之加以发展。
7月23日上午,我系“铁韵匠心”团队前往芜湖市进行实地调研。队员们早早收拾好行囊,踏上前往芜湖市的征程。途中,大家没有休息,而是对即将开始的实践进行讨论,到达目的地后,稍事休整,便前往实践第一站。
下午三点时分,团队成员一起来到徽艺坊铁画。徽艺坊铁画是一家集铁画研发、设计、生产于一体的专业的品牌铁画企业,传承三百余年的铁画锻制技艺,致力于发展铁画文化。徽艺坊铁画制作团队,有着多年铁画锻制经验,每一件作品都由大师亲自设计出稿,依据客户需求原版创作,打造专属高品位艺术。徽艺坊先后为企业、政府等各行各业客户提供精品铁画定制,铁画市场开拓持续领先,成功案例超过万家,精益求精,成就了其铁画行业领先品牌。
在队长杨宗义的带领下,队员们进店参观了许多铁画作品,“这些铁画作品真是太精细了!”队员胡晓丹面对一幅名为《报春图》的铁画作品说道。正如清代诗人梁同书称铁画“无不入妙”、“世罕见之”,每一幅铁画作品都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参观完铁画作品后,队员又对店长李栋凌进行了采访。店长向大家介绍芜湖铁画的发展历程,并对铁画发展现状说明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铁画市场将会越来越好,但是发展铁画需要政府的引导,希望政府加大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力度,以引导铁画的发展。”李栋凌说道。他还认为当地政府所采取现今为传承铁画工艺的措施,如在高校开设铁画专业等举措,其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画传承人缺乏的问题,还是希望政府、经营者、铁画制作者间能有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促进铁画的传承和发展。